
什么是太极拳: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的拳术运动。
东方有谚语讲人活一口气,这个气指的就是维系我们生命的元气,元气生于肾,存于丹田。小腹的气海穴是指元气的海洋,关元穴是指关住元气的地方,通指丹田。日常生活中元气会在体内自行运转,以保证生命的延续,但这个运转非常缓慢。
太极气功则是用我们的意念指挥体内元气,让元气听命于自己的意愿,催动全身及四肢的运动,按照不同的套路打出缠绕拧裹优美动人的拳架来。
具体地讲,太极气功是丹田的运动产生的,而丹田的运动则是和肺部的呼吸相一致,但不是一码事。丹田内收是吸气为阴,将全身的元气收聚丹田;丹田外突是呼气为阳,元气由丹田发至全身。所以说太极拳的呼吸和阴阳是一致的。
自此太极拳的奥秘就显现出来了,它就在我们身体的中心部位–丹田,打拳的动力是丹田内的元气,元气通过丹田的运化产生阴阳,阴阳的变化决定躯干及四肢的动作运行,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意念的指挥来完成的。
太极拳最好的感觉是天地人合一,以起势的起吸落呼为例:吸气时将大地的地气从涌泉穴吸入,并与体内元气会合随意念上升, 脊椎节节对拉拔长,接着的感觉是含胸拔背,虚领顶劲,气至百会后转为呼气。意念将宇宙之气与体内元气会合由百会下行,然后沉肩坠肘,松腰沉胯,气沉丹田,而浊气则沉入脚底。
太极是太极拳的根本和核心,打拳的过程其实是站动桩的过程。通过长期太极气功的修炼,我们的身体就会变成一个小太极,打拳时丹田元气在意念的指挥下,按照阴阳转换的方式旋转鼓荡、上下左右不停地运动,催动身体及四肢完成太极拳的各种套路动作。到了这个层次,就标志你进入了懂劲阶段。
太极气功之所以神奇,就是这种功法可以参与人体能量的再分配,用气功改变能量的运行路线,哪里有病痛就疏通哪里的经络,使能量直达病灶,带来氧和新鲜血液,原来受感染的血液换成了新鲜的,炎症就消失了,使气滞的地方不再阻滞,血瘀的地方化于无形,身体的病变部位便得到了修复。这便是太极气功的治病的原理。
气为血之师,血为气之母。气赖血养,血靠气行。说出了气与血的关系,也说明了气是存在于血液当中的。
一是:气血是沉降。当人在拿大顶、站倒立的时候,一会就会把脸憋得通红。
二是:气血是膨胀。人在运动中,人体内部温度会增高,血液的温度也会增高,就会造成血液的膨胀。
三是:气血随压力往弱的地方释放。当人在运动时,比如跑步,会变得脸色通红。由于运动,造成血液温度、压力增高,又由于人的肌肉力很巨大,增高的血液的压力,无法往肌肉里释放,就会反而往上,就是脸部这个肌肉力小、压力小的地方释放,所以,才造成的脸红。
四是:气血有通透性(通畅性)。
气到手臂:
当手臂的肩关节松开了,手臂就慢慢地有沉感了,那么手臂就逐渐的感觉沉重、膨胀,越练感觉越强烈。运动造成血液的压力增高,又由于肉体松,变得通透性增加,加上血液的沉降的作用,以及手掌的肌肉力比手臂的肌肉力弱,那么血液,就会往手掌的方向运动、释放,所以,手掌就变得通红(如同跑步脸红的原理一样。
气到下肢:
手臂练出气来以后,练出身体的气。
练到身体时,开始觉得在胸部的中间,如同一个灌满了水的气球,突然爆裂,把里面的水,在慢慢地往下融化。当融化到小腹时,就是太极拳所说的气沉丹田。练到这里,在做动作时,肚子就会随着动作的转动而转动。练到小腹以后,松胯,气感觉松化到双腿,然后,会练到脚底下为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