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ur Story

赵堡太极拳的传说

赵堡太极拳是中国最古老、最原始的太极拳流派之一,相传由武当道士张三丰所创,经山西王宗岳,传至温县赵堡村,赵堡太极拳历四百多年,经历代宗师不断的传承和发扬,至今广为流传,并被众多人士认可并喜爱,其传人及爱好者遍及世界各地。
赵堡太极拳,其特点是中正平圆,轻柔灵活、套路简练,注重身心合一、神形合一。
赵堡太极拳不仅是一门健身艺术,更是一门精深的武学,被誉为“太极拳活化石”。

中国武当赵堡太极拳的故事始于1368年。太极拳是中国古代养生文化的瑰宝。从春秋战国开始,老子就用文字和语言阐述了人与自然、人与人、人与健康的和谐,修心与修性、修心与养生的和谐,养生、道德、做人的哲学智慧,融入到理论文章《道德经》中,流传于世。但世人难以理解和领悟,所以它把自己的养生知识与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结合起来,教人们学会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和阐释养生、修心、与自然和谐的哲学,这就是如今风靡全球的太极拳。

太极拳也曾叫“段术、柔术”,历史渊源,流传至今,经元明两代祖师张三丰继承发展后改称太极拳。明万历年间,赵堡人蒋法师从山西王宗岳学艺归来,从此,赵堡太极拳北派传于世,并经一代代宗师不断的研究和传承,发展广大。至今已传至第十代“一代宗师郑悟清先生”、“一代宗师郑伯英先生”、“一代宗师侯春秀先生”等赵堡镇名师,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,使赵堡太极拳在海内外绽放光彩,造福人类。

特色和核心意义

1,修炼方式: 太极拳修炼顺应自然,顺应自然,顺应气形,顺应气形;太极拳以天地人自然规律,历代大师修炼之精髓为依据,融儒、释、道三家修炼方法为一体,处处顺应自然规律,顺应人体生理,顺应中医经络学说。拳法要使经络通畅,气血畅通,首先就是要形气。对内气增强。自身气感的通畅才能更加积极地起作用,使气更好地运行。


2、练拳:忌用滞力,尤其忌用意念;练太极拳,要达到自然放松(松而不垮软),不易在意念的控制下,用意念则难以达到自然放松。《老子》云:“心使气固,心藏神,神意用之”;《内经》云:“心有存,神有归,气留而不结”;无心易则谓打拳,至虚而净,犹如婴儿戏弄。


3、特点:t此拳形成风格独特,架势充分体现了:内、小、密、灵、快、巧的特点。从始至终,虚实圆融,柔中有柔,大中有滞,小中有灵,密中有进,以自身的灵气、灵感、灵敏,把太极拳的巧劲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
4、意义: 有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,延年益寿,宁心安神,解除焦虑;

赵堡太极拳的历史渊源

武当赵堡太极拳由武当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所创,经武当山云游道人刘古泉传世,后传山西太谷王宗岳,河南温县赵堡镇蒋法,从此在赵堡镇扎根,秘传至今十四代多已。

武当道士张三丰

赵堡太极拳自古以来就遵循父子传承、师徒传授的规矩,有“拳不离村”的严练之风。直至日本侵占故里,国家陷入危机,第十代传人郑五清、郑伯英、侯春秀等人移居陕西,开始在军民中选拔弟子传艺,打破了师徒不传的局面。此后,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及国外。

赵堡太极拳完整而系统地保留了祖师张三丰所创的理论和方法,融拳、推手、徒手三方面于一炉,集养生与武术于一体。其拳势轻盈灵活,动作舒展大方。练习时步法灵活圆滑,环环相扣,没有明显的用力动作,套路连贯,柔刚兼备。掌握套路后,逐渐以圆转圆,技巧难度由简至繁,不断提高。练习中,练过几次,一旦入门,旁人只见其以圆转圆,却找不到始末,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。在武术中独树一帜,特点鲜明,以静克动,以柔克刚,避实击虚,以力发力。它主张一切以客观为依据,从别人而来就活跃,从自己而来就停滞。

赵堡太极拳的练习,始终以自然、舒适为主旨。动若流水,轻若浮云,又如三尺长绸衣挂于无影树上,随风飘荡,柔美自然。阴阳运转,犹如昼夜交替,以外形带动内转,再以内动带动外动,犹如四时运转,浑然天成。又如游龙戏水,时起时落,左右翻腾,四方显势,四方回旋,扭来扭去,一环接一环,循环不息,一圈接一圈,处处圆。

武当赵堡太极拳讲究顺畅自然、轻灵柔和、上下随和、内外合一。以轻松好玩的心态练拳,张弛有度、养生兼修。长期练习可使气血畅通、心情愉快,有非常明显的养生健身效果。

一起获取赵堡太极拳的知识和经验!

这是一个关于赵堡太极拳研学的平台,更是一个关于太极拳和健康的分享平台。希望有更多的像我一样的太极拳爱好者,可以聚集在一起,共同成长,获得健康的身体,哲道的思悟,每天呼吸甜美的空气。

爱太极,爱大家,爱众生!